中文注册 登录
金色年华|知青|文艺|战友|论坛|兵团|网站 返回首页

张彦秋的个人空间 http://50.shart.cn/?958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3-12-09

热度 2已有 867 次阅读2013-12-9 13:56

   工程连琐忆

    

    天上布满星,

    月牙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

诉苦把冤

万恶的旧社会,

穷人的血泪愁,

地主鞭子,地主鞭子抽得我鲜血流——

低沉、哀婉、如泣如诉的歌声从工程连木工房偌大的车间和院落中传出来,回荡在暗夜里和旷野上。

当时,这是兵团战士们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每当连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阶级斗争教育、路线斗争教育、忆苦思甜教育时必唱的一首歌,也是连队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的一首歌。现在,时光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是,每当哼起这个调子、或是唱起这首歌,都会勾起无尽的回忆和怀想。往事如潮,掀起狂澜。

我们刚下乡那会儿,农场刚刚改制成为兵团,虽然不穿军装、不上战场,但一切都要向解放军看齐。政治思想工作也不列外,每天早上要“天天读”,每周有半天政治理论学习,隔一段时间有一次路线教育、批斗大会或者忆苦思甜大会。我们工程连在这方面从不甘落后,始终坚持不懈。刚开始,全连人不太多时一般就在大宿舍开会,上下两层铺挤满了人,坐在上铺的人,两条腿耷拉在床沿外,弓着身子,坐在下铺的人要把脑袋从大腿之间探出来,给人非常局促和滑稽的感觉。后来大食堂建好了,就转移到在大食堂开会,会前要把桌子移走,摆满凳子,会后再把桌凳摆好,也挺麻烦。到最后,知青来多了,食堂也招不开了,就改到在全连最宽敞的木工车间开会了。平时,木工房里锯末、刨花堆满地,木工案子上摆放着工具、板材、木方等东西,一到开会时,木工师傅先要把案子清理利索,工具放回工具箱里,没干完的小件活儿要搁在案子底下,大件移到一边或者挪到院子里,锯末、刨花要打扫干净,露出红砖地面。开会的时候,分成班、排,围坐在各个木工案子上,主持人站在中间,不禁像模像样,而且也挺有氛围。特别是忆苦思甜的时候,关闭了电灯,点上几只小蜡烛,灯光朦胧昏暗、人影变换摇曳、再加上读忆苦材料的人如泣如诉和缓慢低沉的语速,确实让人感到压抑与沉重。读到动情或伤怀的地方,大家不由自主的停止了交头接耳和左顾右盼,会场肃静了下来,随着忆苦到了苦大仇深的境界,人们不由自主被深深触动了,渐渐呼吸急促,情绪激动,进入了状态,到后来许多人泪眼婆娑,以致泣不成声。这时,领导事先安排好的领号员就会不失时机的站起来,领着大家振臂高呼:“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打到万恶的旧社会”,“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一时,群情振奋,慷慨激昂,口号声阵阵响起,回荡在木工房内外。往往在这个节骨眼上,食堂工作人员就会趁热打铁,立即给会场送来早已经准备好的忆苦饭。我们连的忆苦饭都是就近取材,把豆腐坊的豆渣里边加上预备喂猪的麦麸子、菜窖里剥落的菜帮、再加一点点盐,用大锅煮开就可以了。炊事员给每个人都盛上一大碗,端着忆苦饭的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仿佛彼此在征询意见,相互看表现,然后低头下去哧溜哧溜的喝着,最后把碗送回给炊事员。都喝完了,连队领导开始做总结,提希望、讲要求、布置任务,宣布散会。于是诉苦大会圆满结束。那情景、那味道,真让我们终生难忘,记忆犹新。

那时,忆苦会对我们年轻的兵团战士来说,特别有效果,特别起作用。六九年,随着新知青的到来,工程连承担的基建任务更加繁重。负责烧砖的“窑地”那时还没有独立,只是工程连下属的一个排,几个组。人少任务重,虽然日夜赶工,红砖仍然供不应求。为了加快烧砖进度,保证各个连队营房建设的进度,好让知青有地方住宿与吃饭,连领导号召知青业余时间加班“出窑”,就是把烧好的红砖从窑里搬出到窑外指定地点,再把待烧的砖坯摆到窑内。晚饭后,连队领导在宿舍门口把哨子“嘟嘟”一吹,一声令下,大家就从各自宿舍出来,三三两两分别朝距离连部2-3公里远的“窑地”走去。当时的“窑地”只有一栋连成一体的四门小窑,烧好的红砖上覆盖着一层白而细的煤灰,散发着灼人的热气。出窑的人排成一排,最里面的几个人戴着现场发的单面挂胶的线手套,双手从砖垛上卡起四块一摞的红砖,转身传给后面的人,就这样从你手传到我手,从窑里传到窑外,像一条人工流水线,红砖在人们手上迅速传递。由于窑温灼烤,里面的人坚持不到十几分钟就热得喘不过气,手也烫得受不了,赶紧跑出来透口气,凉快一下。另一个人就赶紧顶上去,继续着。如此轮流,出完窑里的砖,大家都被烤得红头涨脸、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那双手套也早已百孔千疮,每个人头上、衣服上全是白色煤灰,大家为此常常打趣互相叫“白毛仙姑”、“白毛大仙”。加班结束,大家才各自回去,洗漱、打扫,然后休息。尽管“出窑又脏又累,耽误休息,还没有一分钱加班费,但是,在忆苦思甜教育的感召下,在榜样力量的示范下,在部队的教育培养下,没有人叫苦、怕累、退缩,都是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参加,这恐怕只有那个年代、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才会出现和存在的场景吧?

那年秋天,兵团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洪灾,原本涓涓细流的南阳河变了脸,挟裹着泥沙与洪水咆哮而来,冲毁了团部与外界唯一的交通要道南阳桥。洪水过后,排长夏延福奉命带领我们全排去踏查水情,为修复南阳桥做前期准备。洪水过后的南阳河改变了昔日的模样,排长领着我们在被冲毁的桥的上下游以及河的两岸来回观察,看水流向、地势、河道变化等,为了获得详实资料,夏排长带头涉入水中,用脚踩探河床,我们自然不甘落后,纷纷效仿。兵团的秋天,气温虽不太凉,但是那河水却凉得出人意外,刚刚下水,一股寒气立刻袭来,迅速包裹全身、侵彻皮肉、刺入骨髓,冷得我们直打哆嗦,浑身上下布满鸡皮疙瘩。我们用脚踩、用手摸,淌着齐腰深的河水,小心翼翼在塔头墩子上走过,测量水深,流量与河底的情况,仅仅十几分钟,大家冷得嘴唇青紫,肌肉紧缩,浑身发抖。上岸后,大家不分男女,每个人都争抢着灌了好几口预先准备下的烧酒,暖和身子,驱除寒气。看着头上滴着水、衣服贴紧身、浑身筛着糠、脸色发着青的我们,连领导二话没说,当即给我们放了半天假回去休息。搁到现在,这种伤害身体,有损健康的事情,不一定有人去干了,只有那时的我们,没有犹豫,没有躲闪,没有胆怯,反而争先恐后,义无反顾,那种精神,那种勇气,那种意志至今让我们为之骄傲与自豪。那种行为,那种举动,那种付出至今我们无怨无悔。这大概就是兵团战士独有的气质与风范吧!

为了尽快修好南阳桥,连里请来懂水利的人,给我们搞设计,做指点,说了建桥的大致过程。于是我们就这样开始了修桥的第一步----打桩。那时打桩根本没有机械设备,只能因陋就简,用粗大的原木在桥的两侧搭起原始又简陋的龙门架,把要打的原木桥桩一头削尖,安放到桥桩位置的土坑里,原木桥桩用“金不落”---就是手动葫芦---吊起,竖直,固定好,防止倾斜。桥桩上端中心位置钻一个十几厘米的圆孔,插入一根十几米长的铁管,用瓦工用的吊锤吊线,把桥桩和土坑、铁管调整到同一条垂线上,然后把铁管另一端固定在龙门架的横梁上,让它只能上下自由活动,好随着桥桩的深入而下滑。铁管外面套着砸桩用的大铁锤,铁锤上方焊着两个铁环,拴上几厘米粗的长麻绳,麻绳通过挂在龙门架上的滑轮再延长到地面,尾部分别拴上几十根方便人们用力拽扯的细麻绳。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打桩,为了统一步调,需要喊号子,这对我们来说,轻车熟路,因为常年上山采伐,下山归楞,工程连的老人都会喊号子,接号子。大家推举孙长彬老师傅当号头,专门盯着打桩的情况并负责喊号子。他用那略带山东口音的大嗓门喊着号子“大家用力拉呀”!我们这几十号人就一边回应“唉嗨呀啊”,一边用力甩开臂膀,拉动绳子,那大铁锤在强大的的爆发力牵引下,一下子顺着铁管窜上几米高,我们一松手,大铁锤自由落下,“彭”的一声重重砸在木桩上,木桩就被一点点的打入土里,渐渐深入地下。

“铁锤高高起呀”!

“唉嗨呀啊”!

“往下狠狠砸呀”!

“唉嗨呀啊”!

“咱们修好桥呀”!

“唉嗨呀啊”!

“哪怕洪水发呀”!

“唉嗨呀啊”!

孙师傅的号子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我们接号子的也应和得高低起伏,有板有眼,合拍入调。就这样,随着号子的节奏,铁锤不停起落,每砸一下木桩就钻进地里一些,直到达到要求的深度为止。刚开始打桩,大家还感到新鲜好奇也好玩儿,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的两手发木,胳臂发酸,肩膀发痛,力气越来越弱,大铁锤的高度越来越低。连领导边让大家稍事休息,边给大家讲道理,鼓干劲,做工作。就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鼓舞,支配下,尽管后来大多数人手上起泡,肩周发炎,两腿肿胀,我们仍然咬牙坚持着,继续着,直到胜利完成打桩任务并修好南阳桥为止。这也正说明当时思想政治工作确实有着无穷的威力和感召力,它激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在那时候、那地方、那环境中贡献着我们无悔的青春和热血,精神和力量,这也正是它的魅力和令我们难忘的原因吧?

二零零八年,阔别四十年后,我们又回到了我们的第二故乡---红五月农场,从双山到团部三十六公里,三十多个拐弯的土路,已经罩上了水泥路面;南阳桥还在,桥下仍然淙淙流淌着不竭的河水,但已经不是当年我们修复的木桥了,而是一座比过去宽阔平直、坚固结实的混凝土大桥,两侧还搞了绿化,美化、彩化,成为进入我们五十三团,今天的红五月农场的第一道风景;我们多次参加义务出窑的“窑地还在,制坯厂房一如既往,变化不大,还能看出当年的模样。烧砖的轮窑和烟囱已经在原地重建了几次,但是当时看不到制坯和烧砖的迹象。据说,砖厂早已经承包给了个人,所以才显得如此衰败、破旧;我们当年曾经亲手盖起来的食堂、大宿舍等建筑,在工程连原址已经荡然无存,扒掉了,听说那个地方准备建设农场的新办公楼。我们只能遗憾的在遗址周边照了几张相片,算是对昔日的怀念和回忆。好不容易找来几位工程连的老人,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叙叙旧,寒暄一阵,算是回到第二故乡的最大收获。尽管如此,虽然物是人非,时过境迁,但触景生情,我们仍然念念不忘那人,那事、那片土地、那份感情。我想,老建筑没了,遗址还在;有的老人没了,亲情还在;老连队没了,记忆还在,这已经弥足珍贵,值得庆幸了。千万别再因为时间的流逝,人事的更替,环境的变迁而模糊了记忆、丢掉了怀念、冷落了感情、失去了留恋。让我这粗疏的文字能够让我们记住、记录、记载下这不该忘却的一切。于是我写了上面一点文字,就是为此。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于北海


路过

雷人

握手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平姐 2013-12-13 12:46
满怀真情,用了很多排比句,很详细的写出了发生在身边的、永远铭记在心的一些事。令人读后很容易的想起在那个艰苦年代里青春热血和精神力量的作用。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中文注册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站点统计|手机版|本网由中国918爱国网提供免费空间和技术支持 ( 沪ICP备05012664号 )
热线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 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GMT+8, 2024-12-22 13:34 , Processed in 0.0426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