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金色年华|知青|文艺|战友|论坛|兵团|网站 返回首页

孙健飞的个人空间 http://50.shart.cn/?96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我与统计工作的缘分(续篇一)

热度 1已有 1287 次阅读2013-3-4 15:31 | 工作, 统计

我与统计工作的缘分(续篇一

漫长的冬天开始了,知识青年陆续返城探亲。留在连队的职工和战士主要工作机车检修、送粮和拌种。拌种子,使用滚筒人工摇动正60圈、反60圈,先拌“赛力散”农药防止植物病菌,转动240圈。再拌“六六六”农药防止牲口吃种子,转动240圈,两人轮换。虽然戴口罩,鼻子、喉咙、眼睛还是吃不消!那时没有“依人为本”理念,这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种子在扬场时已经选出,原理是扬得远的、选颗粒大的、饱满的培植的品种(黑河1号、黑河2号,克山......

在东北猫冬,习惯两顿饭。这对我们南方知识青年一点不习惯,需要自己加顿或者自己备粮。在讷河县(现在讷河市)有一个老妇冬天不吃,有冬眠的特异功能,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晚上,留在连队的战士与老职工除了下棋就是打牌。下棋,上海带来的四国大战(军棋)打牌,三打一(现在上海打的斗地主)生活很单调、枯操。夏天,可以搞些体育活动,打篮球、羽毛球......哪怕男女青年压公路溜达(谈情说爱)感觉非常幸福!冬天,实在无法开展室外活动。

送粮,当然先要装粮。讲装粮,当然要显示我们男青年的威武,我们两个能装一卡车的粮。一麻袋80公斤,一卡车504吨。一般操作,两个人抬起,一个人扛。我们两个一起抬起,一个用肩顶,一个再望上抬起,然后走跳板上卡车装车。跳板弹性很大,开始有的害怕,(千万不能两个人在一条跳板上行走)后来练出来了,不一会装满一车那种年男人的感觉很兴奋!

迟到的春天来了,太阳出来,地上湿漉漉,走起来粘达达,知识青年陆续返连队,非常自觉。连队的职工早就伸长脖子望知识青年回来,因为知识青年给他们带来好东西。当时,连队职工比知识青年富裕,他们除工资外,还有蔬菜地、牲口(猪、鸡、鸭、鹅、包括蛋......)知识青年买一件的确良衬衫,还舍不得穿,每天下班,身体洗得干干净净再穿上亮亮!

播种开始,播小麦,抢播小麦。因为靠天吃饭,每年解冻时间不一样,每天化冻时间也不一样,必须要抢时间。播种要点:掌握深度和密度。深度根据重量把握,密度根据流量的试验(变化)把握。作业排战士装袋子(种子和化肥)扛袋子(装车)撒袋子(播种箱)必须与机务排配合好。每天化冻开始播直到冻就停。紧张的时侯,播种机田头转弯不停车,作业排战士跑步扛袋子上车,抓得很紧。

天气暖洋洋了,播大豆开始,不比播小麦那样紧张。小麦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一眼望去一片绿色海洋,随风起浪!要给小麦洒农药了。起先是用飞机洒农药,战士在田里插红旗给飞机做标杆。由于风向与成本问题,后来改为地面操作。连队用拖拉机改成“土飞机”插上两根管子,装上一排喷嘴,加一个水箱。我就增加一项配农药工作,多报一项洒农药进度。

这个阶段天气暖和,工作又不忙,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大好时光。为了参加团篮球、田径比赛,连队先组织排与排篮球比赛,然后连队篮球队、田径队进行训练。队员们穿上上海买来的运动服、回力篮球鞋、钉鞋,参加训练、比赛,有一种自豪!“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团结友爱,提高战斗力!记得那时兵团口号《屯垦戌边、反帝反修、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太阳火辣辣了,铲地开始了。铲地主要间苗和除草,完全人工。是最艰苦一项工作,最考验人的一项工作。老职工铲地速度比知识青年快一倍,显得轻松质量又好。经过几年,小青年练出一批,体弱的青年需要帮助。根本解决方法:翻地要翻得深一点,铲地一次铲干净,中耕培土要压住草。现在应该解决了吧!

接着种玉米,作饲料用。种甜菜,完成上级下达指标。均作为套种作用。

麦收开始了,按惯例召开《麦收动员大会》要杀猪、宰羊,食堂烧十几个菜,大家高高兴兴“唰一顿”喝格够!

记得有一年,刘团长(原炮兵团团长)陪陈副师长(五师)到连队巡视小麦长势,我按照平方米株数、每株粒数计算产量。“长势喜人”领导非常高兴。我们那时有句顺口溜“三分统计七分估计一般统计,四分统计六分统计好统计”我经常估计得比较正确,我喜欢。

麦收一是靠天(雨水、太阳)二是损失(控制在20%以下)

我们连队四台联合收割机(康拜因)用四台拖拉机牵引。8人一组(收割机2人、拖拉机2人、卸粮2人、卸麦秸2人)只要天气允许吃饭都不能停。(饭送田头,质量一等,肉包子、油饼......管够不要钱)我在收割机经过前放一平方米布,检查漏得粒数,超标立刻停车,寻找漏粮原因。过去有句不该讲得话:“广种薄收”原因是人力少,靠天、靠机器。小麦太熟,颗粒一碰容易脱落,小麦青点脱不干净。二则均损失。后来,采取先割倒(九成熟)后脱粒的办法减少损失。但是增加人力、汽油和时间。

麦场人多,最热闹,工作时间最长。马车把小麦从田里拉到麦场,在麦场进行凉晒、扬场、装袋,一部分入库,一部分送国库。凉晒——减少水分,扬场——选种、清除垃圾,装袋——分类(种子、留用、上缴)地里小麦收完,剩下粮食喂牲口(放牧)麦场还没有忙完。

傍晚有点冷!秋收开始,地里所有植物都要收起来。大豆主要靠机器,玉米靠人工瓣,甜菜靠人工拣。有些年下了雪,那些玉米、甜菜还在地里,但显得不太要紧?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九七九年,我又回到上海工作。

                       201335

我与统计工作的缘分(续篇二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孙健飞 2013-8-3 09:30
谢谢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中文注册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站点统计|手机版|本网由中国918爱国网提供免费空间和技术支持 ( 沪ICP备05012664号 )
热线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 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GMT+8, 2025-4-4 06:17 , Processed in 0.0369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