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几乎是每个人都唱过的歌,我的小外孙,没等满月就听我唱这首摇篮曲。
我最初唱这首歌,是在小学里。那时,我没有看过《护士日记》,但“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是五十年代的孩子们对建设的理解。儿时,我们家住虹口一个石库门房子的三层阁,家里唯一的窗户——“老虎窗”的檐下,曾有燕子筑窝。因此,我对这种长着剪子一般尾巴的精灵很喜欢。 六六年春天,我在浙江电影院第一次看《护士日记》,被电影中简素华唱“小燕子”的场面深深打动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一首动听的歌曲,在电影展示的建设场面和劳动者美好心灵的映衬下,显得温馨而浪漫。特别是王丹凤那本色的演唱,那透着江南腔的柔柔低吟,即便没有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做陪衬,也是极为温馨的。那时,我刚下决心初中毕业后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希望,在那里也有这样的浪漫和温馨在等着我。从此后,我唱《小燕子》,没有了往日的高亢与活泼,因为我脑子里满是电影中那个小屋……尽管我觉得和满世界豪言壮语有些不合。 再听《小燕子》,已经是八十年代。那年,我在哈师大读书。一次回家探亲前,给家里买了一个立体声收录机,香港维多利亚的,音色十分好。同时买了我的第一盘卡式录音带,太平洋影音公司的儿童歌曲。第一首便是《小燕子》。第二天乘火车回家,在车上试放,立刻吸引了周围几乎所有的人。第一次听现代配器的儿童歌曲,实在太美妙了。 现在,《小燕子》还是最受欢迎的儿童歌曲。有人曾经说过,在中国,几乎人人都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看过诞生这首主题歌的电影《祖国的花朵》。其实,《小燕子》也是这样一首歌。看没看过《护士日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爱这样的旋律,人人都爱那样充满希望的平和生活。 今年春节,我住在三亚一个叫“海坡”的村庄,村子里燕子很多。一天早上,我去买早点,前面走着一对北方来的母女,女孩才五六岁大小,见到燕子,欢快地唱起了《小燕子》。唱着唱着,女孩问母亲:“妈妈,这燕子是从北方飞来的吗?”,接着又问:“那么远的路,它们路上睡觉吗?”,再问“飞过北京的时候,有雾霾怎么办呀?”接着又问“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燕子还愿意来吗?”——听到这里,我哑然笑了。多么可爱,又多么深刻! 是啊,有些事情,还真不能较真。孩子怎么知道,这首歌诞生的时候,我们还处在农业社会,即便在城市里,也是蓝天白云,空气洁净的很。那时人们对“盖起大工厂,装上新机器”充满着惊喜。如果那个时候我们都能像今天的孩子那样,知道发展有可能破坏环境,或许今天的中国污染,不会那么严重吧。 相对来说,三亚的污染还不算严重,这从“海坡村”到处飞舞的燕子就能感受的到。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非常规发展,三亚的一些海滩已经称不上“碧海”了,如不引起重视,说不定那一天,燕子们也会离开三亚的。 |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站点统计|手机版|本网由中国918爱国网提供免费空间和技术支持
( 沪ICP备05012664号 )
热线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 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GMT+8, 2024-12-22 18:47 , Processed in 0.0410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