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金色年华|知青|文艺|战友|论坛|兵团|网站 返回首页

松柏的个人空间 http://50.shart.cn/?1019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四、井下——回忆在鹤岗东风煤矿的日子

已有 898 次阅读2013-9-30 21:57 | 鹤岗

四、井  下
                  --回忆在鹤岗东风煤矿的日子
   我至今仍然珍存着两张黑白照片,小的一张二吋照片上的我头戴黑色安全帽,上边卡着矿灯,脖子系着白毛巾,身穿扎杠棉衣,胸前佩戴着像章,一副标准的矿工打扮。照片左上角题有“井下”“11、22于鹤岗”的字样。大的六吋照片里二十五个小伙子分成三排,前面的八人坐在椅子上,中间的王玉才和曾继滨手捧红宝书,其他两侧六个人两手交叉,自然的垂放在胸前腰部,后边的十七人站成两排,一色棉衣棉鞋,冬装打扮,虽神色容貌各异,但表情严肃认真。照片上方中央题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10排全体”,“69、12、19、”的字样。每当我看到这两张照片,总是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回忆起我们在鹤岗东风矿务局东风煤矿劳动和生活的情景。虽然时光已经过去四十多年,岁月倥偬,物是人非。有的人已经离开人世,有的天各一方,有的分手后再也未曾谋面,有的现在已经叫不出名字,但是想起那人,那事,那经历,那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清晰如昔,不能忘怀。
   一九六九年初冬,按照兵团和鹤岗矿务局的约定,团里派出我们工程连由我领着的王玉才、曾纪滨、王伟、马凤祥、尚维山、宋善友等人和其他连队的人组成的一个排,去鹤岗东风矿务局东风煤矿采煤。东风煤矿是口斜井,是日本人侵华时建立的老矿,我们去时,煤层已经挖到地面下几百米深。我们到达后,煤矿把我们这些初到煤矿的生手拆开打乱,由矿上的老工人带队,分成几个组,跟着轮班下井作业。第一次下井既新鲜又刺激,穿上脏得看不出底色的帆布工作服,脚蹬长筒水靴,头戴黑色塑胶安全帽,拿着铁锹等工具,在坑口每人领了一盏矿灯,卡在帽子上。然后我们按照老工人的要求,老老实实坐在下井的矿车里,开始下井。只听耳边隆隆声响起,麻机房(卷扬机房)的粗大钢索拽着矿车在倾斜的地下巷道疾速下滑,主巷道两侧的灯光越来越昏暗,只能看到头上的矿灯照在前边不远处模糊的影像。矿车慢慢停下时,我们才到了据说离地面垂直距离有八百多米深的横向主巷道。下车后,师傅们领着我们继续徒步往前走,不知道走向哪里,不知道走向什么地方。一切显得那么神秘,一切显得那么昏暗,一切显得那么沉寂,只能听得见脚下哗哗淌水的声音和头顶水滴溅落时的滴答声,只能看到头上矿灯照射处的一小块天地,其余则是漆黑一团根本分不出东南西北,远近高低。我们不吭声,深一脚浅一脚的默默跟着师傅前行。因为下井前师傅一再叮嘱,千万不能掉队,不能讲话,不能左顾右盼,不能独自乱走,否则可能出事,甚至出事故。好在终于到了掌子面,就是工作的地方。原来在我们到来之前,打眼放炮和布放“溜子”(胶皮传送带)的工作已经有人完成,我们的工作就是往“溜子”上攉煤,“溜子”把煤输送到煤仓,再由吊笼提升出井。攉煤是最简单,最没技术含量的活,也相对比较安全,所以矿上就让我们这些小青年干这活,既是需要,更是照顾。
   后来时间长了,和师傅们熟悉了,师傅上工时常常领我们走“小道”和捷径,从因为“风”的压力而紧闭需要两个人才能拽开的“风门”穿过,钻直径只有六十多厘米的风道和运煤道,近是近了,可更感到恐怖与可怕。窄窄的通道,弯弯曲曲,只能一个人爬过去,如果前边堵死了,想要转身都不可能,前边的人往前爬,后面的人只能透过头顶的灯光看到两只胶皮靴子一动一动,交替前进,算作向导和路标,紧紧跟住。危险与紧张使我们不由自主的呼吸急促,神情压抑,神经紧张,心跳加快,虽然只有短短几百米,走一回却像过一道鬼门关。那时我们年轻,单纯,争强好胜,虽然工作危险,又脏又累,但是我们却没有人退缩,没有人逃避,没有怨言,没有后悔,没有苛求,都认为能够为兵团采煤,为兵团战友们争取来一份光和热,能够在他乡异地贡献青春与热血,非常值得,应当为之骄傲自豪。
   在煤矿期间,最令我们这些小青年动心和难忘的是煤矿发的面包。煤矿规定矿工下井之前,发给每人一个面包作为补助和加餐。老师傅有家有业,发的面包舍不得自己吃,而是攒起来,多了时拿回家,给老婆孩子吃。我们那时年轻,都没有成家。每到下井前,就三下五除二,几口就把刚刚发到手的有着牛奶,鸡蛋香味的松软香甜的面包吞到肚里,那真是难得的美味呀,然后大家满足的吧唧着嘴,沉浸在对面包滋味的美好回忆中下井,在盼望明天的面包中归来。至今我仍然记得矿山面包的香和甜,常常为之吞咽吐沫,回味无穷。
   煤矿工作最大特点就是脏,工作服看不出底色,浑身上下里里外外都是煤屑,除了眼球、牙齿是本色外,其他都是煤色。因此上井第一件例行公事就是洗澡。矿井的澡堂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开门的。上井后,脱去工作服,拿上自己的换洗衣服就进澡堂洗澡。澡堂很大,几个泡澡的大水池子热腾腾冒着白气,水面泛着白沫,水中煤的细屑随着水浪一漾一漾的,附着在水池上,给白色瓷砖涂上一道鲜明的黑边,就像人工漆成的水深标志。我们跳下水去,在热热的水中泡着、泡去一天的疲劳,泡去混身的汗水,泡去遍体的污垢,给本已混浊的水里继续增加着煤屑与污渍,泡透了、泡够了就跳出水池,在水泥台子上用脸盆接干净的热水洗头、洗脸、冲身。擦干身体,穿好衣服。然后赶紧去出演另一件保留节目---去食堂吃饭。煤矿的食堂也是昼夜开张的。只是饭菜不好。菜常常是白菜、土豆、萝卜、海带老四样的排列组合与轮番轰炸,而且缺油少肉,味道寡淡,不足道也。主食是高粱米饭、煎饼、大碴粥、发糕之类,粗粮多,很少有米饭,面食等细粮,也是只管饱,不管好。好在我们有下井前的面包垫底,什么样的饭菜都能对付。洗完澡、吃过饭,就回到矿上给我们安排的大宿舍休息,睡觉。矿山离市区很远,没有车很难去市里,所以鹤岗市区的景色,是我们结束挖煤,快要离开时才有幸目睹的。
   矿山工作最吓人的是险。师傅告诉我们,矿工就是四块石头夹着的一块肉,一到井下,四壁是石头,只有前后有一条路。因此,凶险万分,危机处处,一定格外小心,行,止、坐、卧都有讲究。一次我们工间休息,随地就坐了下来,师傅立马喝止我们,把我们带到支撑着几排木柱的空间,告诉我们,这里相对安全些。果然,一会儿,采空区的压力来了,强大的压力压得支撑木柱嘎嘎作响,像要撕裂开似的,没有支护的地方乱石啪啪掉下来,灯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黑森森的远处传来石头撞击的巨大轰鸣,重物溅落水中激起的恐怖回响,真有天蹦地陷,塌方冒顶的错觉,令人毛发悚然,恐惧不安。师傅还告诉我们,东风煤矿是老矿,日本人占领中国时,掠夺式开采,把好煤层都挖尽了,解放后,我们竭力维护,回采了一些被日本鬼子丢弃的薄煤层,这样一来地下构造错综复杂,没有经验的人也会迷失在里边,走不出来,发生过重大事故。现在虽然做了隔断处理,但是有的地方仍然危险。好在我们只是跟着师傅干活,没有人,也没有胆量去做无谓的探险和研究,所以直到我们胜利完成任务,也没有出过问题,这也真得好好谢谢那些憨厚、质朴的老矿工,感谢那些像护雏的母鸡一样爱护关心我们的老师傅们。
   冬去春来,当严冬渐渐过去,春天脚步临近时,我们终于结束了这终生难忘的苦、脏、险、累的采煤生涯。这时我们才意识到,离开兵团,来到煤矿已经半年了。突然之间想家、想战友、想兵团的思绪如山洪暴发、河堤决口,瞬间占据了我们心间,充满我们的脑海,离情别绪油然而生。归心似箭,大家急急忙忙办好善后事宜,匆匆踏上了归途。再见了鹤岗,再见了东风煤矿,再见了可亲可爱的师傅们,再见了澡堂和食堂,再见了甜面包。
   回首往事,六个月的时间不算长,它只是我们兵团生活的一个片段,一个插曲,但却丰富了我们的阅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我们的才干,培育了我们的能力,这巨大的收获,真使我们终生受益不尽,终生难忘。
   依依惜别之际,我们终于有机会去了市区,去了照相馆,我和他们一样,照了一张个人照,并和我们这同甘共苦的二十五人,共同照了这张集体合影并提了字,遗憾的是将四排误题为“10排”,但这不能妨碍我们为了永恒的纪念,为了永远的回忆,也为了那难以割舍,不忍割舍,不能割舍的情怀而照相的心意和真情。正因为这样,我才一直珍存着这两张照片,并在几十年之后写下这些文字,并把它命名《井下》。今后,我会把它们珍藏,不仅仅在纸面上,在文字里,还会珍藏在脑海,在心田,直到永远。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初稿
                    二〇一三年六月三十日修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中文注册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站点统计|手机版|本网由中国918爱国网提供免费空间和技术支持 ( 沪ICP备05012664号 )
热线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 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GMT+8, 2024-5-3 08:56 , Processed in 0.0425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