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近日忽然想到一句歇后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实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但是并不知道它的出处。
上网查了查,才得知:“王婆”,过去很多人误以为指的是一位姓王的婆婆,实际指的是个男的,原叫王坡。他做事婆婆妈妈,说话罗嗦,人们送他外号叫“王婆”。
王坡老家是宋代西夏,避战乱而来了开封府。他随身带有胡瓜(即今日的哈密瓜),还保持原来的甜香,只是外表不俏,当地人还未识“宝”,竟无人光顾。
王婆(坡)就运用他爱说话的这种推销手法,向来往人等一个劲地夸说,行人们听他说得这种瓜多香多甜,又见他把瓜切开了硬叫你尝尝!嘿-----不错!甜呀!香呀!
宋神宗有次出宫巡视,也看见王婆在向行人滔滔不绝的介绍;而王婆知道面前的是皇帝,更加劲的夸说,请皇上试试。宋神宗一啖,觉得甘甜清香,当下说:“做买卖的还是当夸则夸,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有何不好?”就这样,“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传开了。 辗转习用,这个歇后语已多用于贬意了。
看到这个“典故”随之就想到:王婆夸自己的瓜好有什么不可呢?本来这瓜好别人不知道,看不上,自己再不夸夸,还有谁会来买呢?现在不是就连那些黑了心的“奸商”为了一己私利,还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做虚假的宣传广告去糊弄别人呢。更何况王婆的瓜是真好,自己再不夸,岂不赔到老家了。甭说王婆了,就是张婆、李婆,还有谁不夸?只要是王婆没有骗人,那就是个好王婆,对于这样的“王婆”我觉得无可厚非的。怕就怕,这王婆在夸自己的同时去贬低别人,这就不好了。
最近有点事,发动群众集思广益,请大家帮忙出出主意。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可这主意出着出着就有些个不对劲了。出主意的人在出主意时自然是要说自己的主意好了,不然你帮忙出“它”干嘛呀?可是也有的“卖家”,出了主意以后却又说自己出的是不好的主意,这可能是因为表示谦逊吧。不是我们还经常说“我来抛砖引玉吧”,要真的是“砖”,我想就不用抛啦。可还有人在别人“抛砖”或“抛玉”时,却又竭力厚非别人的“砖”、“玉”,说了别人的“砖、玉”许多的不是,轻者评头论足,重则吹毛求疵。结果是让有些涵养的人对此不肖一顾,不去理会;让难以接受的人则退避三舍,不再近前。言外之意:就是只有自己的那块“砖”好,甚至比别人的“玉”更强。这还不如直接的说自己的主意比别人的好,干嘛绕要这么个大弯子,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呢。真像是“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季康子”一样,“欲之而必为之辞”。哎,活的真累。真有点“东北老妹遇上小沈阳”的感觉。
余以为:“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每个人因其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任何事物的看法、观念、理念也是各有不同,这是必然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上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人说“阳春白雪”好,也有人却赞同“下里巴人”也是很自然的。恐怕“焦大不会去爱林妹妹”就是这个道理。林妹妹固然可爱,但是焦大不去爱林妹妹,也不能说焦大不好吧。所以,好与不好每个人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有些东西该“意会”的就没有必要“言传”了。如果恰遇善“抬杠”者,恐怕就难有“和谐”可言了。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更要学会欣赏他人,老夫子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吾师”。能够给别人更多的“赞许”,总比指出别人更多的“不是”强。写文章也罢,起书名也罢,评论他人的文章也罢,因为你的意见也未必是正确的。世间上没有绝对完美无瑕的东西,“水至清则无鱼”啊。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站点统计|手机版|本网由中国918爱国网提供免费空间和技术支持
( 沪ICP备05012664号 )
热线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 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GMT+8, 2025-7-15 10:04 , Processed in 0.0355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