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华|知青|文艺|战友|论坛|兵团|网站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本程序为网站2017年7月19日前的老程序,保存了2010年11月4日以来的数据资料,仅供浏览,新程序请点击此公告登录,谢谢!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

2013-1-1 14:51| 发布者: xiazhifang| 查看: 3027| 评论: 2|原作者: 汪茵 张波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曾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过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被载入了史册。“知青问题”的延续,产生许多有趣的现象和精神,从我国改革开放 ... . ...

历史借鉴

60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他的大半生岁月当年的知识青年到现在年龄最大的已有近80 岁了最小的也有50 多岁了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在他们脸上都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虽然在返城的大浪潮中大多数的知识青年返回了城市但同时也有许多的知识青年放弃了回城的机会把他们自己的全部包括子孙后代都托付给了第二故乡的每一寸热土每一棵草木永远地把根扎在了他们的第二故乡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他们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岁月和才智

1群星灿烂创辉煌一穷二白画彩图20 世纪50 年的垦荒志愿者的先进行动在全国的知识青年中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整个社会反响强烈为之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全国各地的许多的知识青年向他们学习纷纷到边疆到海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 世纪50 年代初上海的800 名知识青年听从党的召唤高举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成良田的旗帜来到了江西德安八里乡鄱阳湖畔的九仙岭用自己一双勤劳的手在一片沉寂了千年的荒滩上建立起了一座占地240 平方公里拥有十几万人口闻名中外的现代化的美丽的城市如今该城生产的产品鸭鸭牌羽绒衣早已成为新一代的中国名牌当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各地的青年团组织先后在京沪等10 多个省市动员了近8 万名知识青年参加了远距离的垦荒工作为国家建立了600 多个垦荒新村也正是有了这样老一辈垦荒队员的无私奋斗才使得我们的祖国拥有了璀璨的北大仓”、“共青城”、“东海明珠等富饶之地

2艰苦磨砺渡岁月苦尽甘来道风景20 世纪60 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然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人逐渐地对他们的第二故乡产生了眷恋之情他们在当地的领导和谆朴的农民帮助和培养下逐渐地成长起来爱上了他们为之而奉献青春的第二故乡也有许多人把家都安在了农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奉献了他们一生精力带领着当地的父老乡亲走致富之路为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保障农民的生活健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坚韧不拨的知青精神就体现在了他们的身上至今他们的身影依然在祖国各地的农村边疆到处显现体现着一代知识青年的风情面貌他们虽然生活有不少的艰苦磨难但一旦溶入这条浩浩的人生长河中也同样是得益者他们在奋斗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反思

    无奈改造作奉献迷茫徬惶话借鉴如今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成了过去中国的历史也已走到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的年代寻返失落的岁月找回当年的日子实质上就是在寻找失落的精神寻找奋斗的内驱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然给我国的历史造成了人才深谷”,也给予知识青年和他们的家庭在心灵上造成创伤但这段历史在许多老一代的知青心中是永远抹不去的回忆有痛苦有悲伤同时也有幸福这刻骨铭心的历史永远烙记在了当年每个知青们的心上在此时我们是否应该用理性的眼光来整体地反思考虑这场运动的得与失利与弊正如李鹏同志在1996 年大年初二与20 世纪60 年代到延安插队近30 年来一直扎根延安的知识青年代表进行座谈所说:“文化大革命中许许多多城里的青年学生到农村插队落户应该说这段历史给不少人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也发生过一些令人悲痛的事对这段历史要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一方面要看到这个决策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广大知识青年在农村的确得到了锻炼你们了解了中国的国情通过劳动和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精神境界得到提高正像你们自己说的受益匪浅因此要全面地看待这件事文艺作品也要全面反映这段历史。”从我国目前的知识青年———大学生成长的结构来看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城市并且基本上是属于抱大的一代经历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层层筛选享受了大学扩招带来的机遇本应该有个稳定的职业或者明确的未来去向但却遭遇了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寒流面对着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当代的知识青年——大学生们将何去何从牵动着全国人民和数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心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杨以明 2014-6-28 21:18
?!
引用 皇城龙狼 2013-8-18 11:26
是蹉跎岁月还是无悔人生?至今未定论,我们一直活在迷困之中。

查看全部评论(2)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站点统计|手机版|本网由中国918爱国网提供免费空间和技术支持 ( 沪ICP备05012664号 )
热线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 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GMT+8, 2024-6-26 21:29 , Processed in 0.0667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